发布于 

关于我为什么开通博客

我第一次知道有博客这种东西应该是本科查资料的时候,经常就查到一些大佬自己建的网站,炫酷的页面,舒适的排版,当时就觉得建立博客是一件很酷的事。但那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建立自己的网站。

其实我本科乃至以前都是不爱做笔记的,每次开学的时候我都信誓旦旦地买了好几本笔记本,下定决心要记上几本。然而有几点原因让我始终不能坚持下去:一来一开始写得工工整整,但后面逐渐潦草,消磨了我写笔记的耐心;二来整理笔记于我而言实在太浪费时间,我的记忆力还算可以的,上课听懂的东西再做整理我觉得不如多看看书做点练习;三来写笔记需要长期的坚持,我那时课业也多,没办法抽出额外的时间坚持(好吧~可能也是借口)。

说来也巧,大一的时候机缘巧合在CSDN注册了一个账号(账号名就是这个网站的名字“小林up”),原因是当时写作业要查资料就知道了这个平台,但是那时只是看没有自己写。

我真正开始有意识第记录博客是大二的时候,当时加入了学校的一个科创团队,韩队长教我们记录的重要性,他就经常在知乎上发布文章,记录他踩过的坑,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。在他的影响下,我也开始用电脑记录一些自己的东西,不过我的第一个平台还是前面提到的CSDN,还记得当时写的第一篇是关于MATLAB desolve函数的解读,但是当时我并没有养成写博客整理笔记的习惯。

真正让我迷上写博客的是大四的时候,真是后知后觉了哈哈,当时做的课程设计要设计PCB电路板,就把自己设计电路板踩过的坑给记录放在了CSDN,没想到以外收到了一波点赞和收藏,我突然感觉了一点成就感,很多自媒体的博主在他们视频的末尾都说:“你们的点赞和收藏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。”想来真是一点没错,于是大四的时候觉得能记录的就记录一下,没想到那年倒是写了100来篇。到现在已经破200篇了。我开始逐渐对写博客这件事形成了习惯。

读研究生的时候,在网上认识了好友小曦。小曦推荐我一本小说叫《众神世界》,虽然主角成长得很变态,但是不妨碍里面还是有很好的方法论。我很认可也很喜欢里面所说的费曼技巧的本质:

大家都以为,学习是看书,是记忆,是听讲,最多加上反复看或听,不,这只是学习的一部分,我把这部分命名为“输入”,也就是从外界吸收知识。我们做题,是不是由内而外利用知识?费曼技巧中的“教”,是不是也一种由内而外?这个过程,我称其为“输出”。学习的本质,就是输入加输出的过程,输入和输出构成完整的学习体系!

我们在“输入”的时候,也就是听、看的时候,是“别人的东西”进入到我们的大脑里,我们如果不思考,不去动用那些“别人的东西”,为了节省精力,大脑会欺骗我们,让我们假装理解了。这样,仅仅是知道一个‘新名词’而已,离“理解”差十万八千里!当必须要输出的时候,我们的大脑会把需要的知识进行“整理”“挑选”“组合”“排列”“对比”“联系”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处理,如果我们输出不了,卡住了,是什么原因?没理解!只有理解了,才能输出。不理解怎么办?费曼技巧会让我们重新学习,重新理解。

虽然在CSDN上记录了很多,不过秉持着费曼技巧的思想,我觉得自己还是记录一些比较成体系的内容,况且倒腾一个个人博客也是能学会很多东西的,我在写博客的过程中也是丰富自己的认识,更体会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。

我希望,自己能做个持续输出、精进自己的长期主义者,可能更新不是很快,因为现在是研究生也有自己的日常工作,不过我还是尽量每周更新至少一篇吧。

于是啊于是,就有了你现在看到的这篇博客。